
香港書展2023︱最新調查:9成受訪者認為小學中文愈加深奧 補習天王林溢欣老師分享3大學中文貼士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近日放榜,中文科成績近年都有下跌趨勢,甚至被外界稱為「死亡之卷」。《凝皓六段》總策劃林溢欣老師於香港書展2023出席活動時表示,學中文是愉快學習,並非強迫。小朋友愈早對中文建立興趣,愈容易打好中文根基。

慈善辦學機構「共享學習天地」聯同《親子頭條》及香港教育大學校友會,於早前舉辦了名為「探討小學生中文科成績下跌趨勢現象」的問卷調查,調查訪問了100間學校,當中超過八成受訪者為現任中文科教師,另有一成曾經任教中文科。

9成受訪者認為小學中文愈加深奧
共享學習天地主席吳家儀女士於香港書展2023公布調查結果,調查顯示超過9成受訪者認為現時小學中文科課程傾向深奧;超過6成六受訪者認同學生對中文科容易產生抗拒感。超過4成6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學生抗拒中文科,主要原因是中文課程內容越來越深奧,其次是課程內容沉悶,有4成2受訪者表示認同。
高小開始學中文遇困難
對於小學生最常於哪一年級感到學習中文有困難,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是小4,而小5及小6各佔3成及2成。由此可見,小學生由初小步入高小階段,更易開始覺得學習中文有困難。相信與高小課程內容比以往深奧有關,繼而影響他們學習中文的動力,產生抗拒感。


林溢欣老師:學中文是愉快學習,並非強迫
綜合調查結果反映,本港學生在小學階段已對中文科有一定抗拒,而且以高年級尤甚。如果從小已抗拒學習中文,當升讀中學後課程內容更艱深,抗拒感自然更強烈,亦可能是DSE中文科成績每況愈下的成因之一。
《凝皓六段》總策劃林溢欣老師出席調查公布活動時表示,學中文是愉快學習,並非強迫。他又分享3個中文貼士:
1. 多閱讀培養詞彙和語感,小朋友可選擇感興趣的中文讀物,從中學習中文。
2. 林溢欣老師表示,本港學生中文水平普遍下跌,更認為考評局刪除了中文說話卷,無疑令學生的表達能力雪上加霜。他建議家長可以揀選好的演講者演講片段,讓小朋友透過模仿吸收及學習說話技巧。
3. 從生活入手,如小朋友可每天背誦一首古詩,過程中不用強行灌輸詩句內容,讓他們自行吸收理解,從而讓中文融入生活。

林溢欣老師又指,文言文可謂中文素養之根基,如大眾認識的成語均來自文言文。他又稱,他認識的中文狀元都不是在中學才開始補習發力,而是從小喜愛閱讀、培養中文興趣。林溢欣老師認為,除非小朋友打算日後在全英文(非華語)地區發展,否則學好中文實為重中之重。
-
幼稚園是小朋友人生的第一間學校,他們認識的第一個老師、第一個校長、第一個同學仔通通都在幼稚園發生。在幼兒階段,良好的身心發展將會成為小朋友日後重要的基石。位於港島天后的樂䔄幼稚園,劉詩玲校長表示,幼稚園最關鍵的理念就是如何全面關顧孩子的身心發展,當中包括情感、社交、認知和身體發展等。4 day ago
-
位於屯門的道教青松小學,一直以關愛文化和全人教育見稱,除了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更重視他們的情緒健康。為應對小學生日益增加的情緒挑戰,校方於本學年首度推出先導計劃,引入韓國高科技情緒管理系統,為學生、教師及家長提供非入侵式腦電波掃描、數據分析、評估、冥想音頻及腦神經反饋訓練等,旨在提升休息放鬆、人際關係及抗逆力,促進整體精神健康。12 day ago
-
熱門私立一條龍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將於3月15日舉行開放日,學校提供12年雙語課程,編制為5年小學、3 年初中校本課程、2年 IGCSE 課程及2年IBDP 預科課程。家長如想對學校有更多了解,必去開放日親身認識學校,即睇開放日詳情。12 day ago
-
父母都期望子女成材,但渴望歸渴望,落實不容易。聖保羅男女中學前校長潘鎮球投身教育工作逾30年,不遺餘力實踐百家教育理論,累積豐富的教養心得與經驗。繼2018年出版的《信望愛常存》後,潘校長推出全新力作《育子成龍心法——言教身敎心敎二十篇》,輯錄20篇有關教養子女的短篇小品,向家長們傾囊相授「育子成龍」的方法與心法,期望為下一代創造更廣闊、更自主的探索空間,打...17 day ago
-
為了讓小朋友入讀心儀學校,不少家長持續關注升學資訊,而認識學校的途徑莫過於透過開放日深入了解。在2月及3月有部分中學舉行開放日,即睇日期及時間。24 day ago
-
2025年1月17 日,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舉行「愛•德•華•科技節2025」(St. Edward’s TechnoFest)。於開幕禮上,當日校方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觀塘)張嘉祺先生、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胡艷芬女士及李玳華女士、觀塘區學校聯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金偉明校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黃家偉博士、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