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頻頻發生冧電梯事件,今日又有一宗。今早有網民報料鰂魚涌又有冧電梯情況出現。據報在鰂魚涌港鐵站近A出口,港島線去將軍澳線的上行梯。現場所見電梯正修理中,告示寫著「改善工程」。
慘劇發生喺塔斯曼尼亞州西北部Wynyard,三歲男童Alby Davies提前收到一份媽媽慶祝自己即將四歲嘅生日禮物,禮物係「亡命彈力球」。Davies玩咗陣之後,佢同跟媽咪Anna講自己好想睡覺,之後就冇咗醒過啦….
啟晴邨又出事,昨天下午 4 時,6 歲女童施慧喬穿著校服落街玩耍,之後一去不返,家心遍尋不獲,心急如焚。
女童的爸爸於今早凌晨 3 時許報警求助。警方今日早上 7 時許,繼續派員在康晴樓一帶搜索,尋找失蹤女童下落。可惜至今仍未找到小慧喬。
根據警方的資料,慧喬身高約 1.2 米,體重約 45 磅,身材瘦小,蓄短黑髮,尖面型,最後露面時身穿白色藍領運動上衣、黑色短運動褲及白色運動鞋。
如有任何人士發現慧喬的蹤影,又或者有任何關於她的消息,請馬上致電 2798 3300 或 2798 3312 與牛頭角分區人員,或與任何一間警署聯絡。
家長提醒
對於有小朋友失蹤,不少媽媽都感到憂心和緊張。家有小朋友的,必須謹記,切勿讓太年幼的子女獨自上街或在街上流連。
就算爸媽同行,也應時刻緊拖著小朋友,稍不留神,小朋友隨時會走失,也有可能粗心大意獨自横過馬路,同樣是相當危險。
自己孩子走失了,爸媽必定很擔心,深深體會慧喬爸媽的心情。在此,小編衷心祝福小慧喬早日被尋回,跟家人一起團聚。
× 最新消息( 24/9 15:30更新): 小妹妹已經被尋回,乃一場誤會,希望妹妹的家人多加照顧小慧喬。
意外是引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死於意外或因意外引致傷殘的兒童不計其數。要保護您的寶寶免受傷害,應留意您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的行為特點,並消除各方面潛伏著的危險。
五歲或以下的兒童尚未明白甚麼是危險,家長不要高估他們的理解能力。
根據統計,初生至五歲的幼兒最常見發生的意外地點是在家中。
一般來說,嬰兒在四、五個月時嘗試伸手抓東西;仰臥時會嘗試反身至側臥姿勢,有時可以成功地反身至俯臥狀態。他很快便會坐、爬、站立和學步,又會不斷探索周圍的環境。有些嬰兒亦有可能發展得比其他同齡嬰兒早一些。
一歲以下的嬰兒由於不能照顧自己,而如果父母又缺乏防範意外的知識,沒有及早作好預防措施,往往意外便因此而發生。第一年常見的意外包括跌傷和燙傷等。若嬰兒因意外受傷應盡早求診。
網上圖片
常見意外及預防措施
一) 跌傷
切勿讓嬰兒(任何年齡)獨自留在換片墊、成人睡牀或梳化上。如果家長不能看顧嬰兒,應把他短暫地安放在嬰兒牀或網牀中。
當嬰兒被安放在嬰兒牀上後,牀欄必須拉上和鎖牢。嬰兒坐手推車、學行車或高腳椅時,必須繫上扣帶,並鎖牢安全鎖。
二) 燙傷
替嬰兒沐浴時,應先放入冷水,才加熱水,用手攪勻及測試水溫。在餵奶或其他熱的食物給嬰兒前,應先測試溫度是否適合,以免燙傷嬰兒。
避免使用微波爐翻熱奶或其他食物給嬰兒,因為經微波爐翻熱的食物或飲品,溫度分佈並不均勻。食物表面的溫度雖然適中,但內裡的溫度會比表面高,可能引致嬰兒咀部或咽喉燙傷。
熱的食物或飲料不可放置桌邊。如已將食物放在桌上,家長應留意兒童的舉動。
燙傷處理:
將傷處浸入冷開水或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來降溫,但切勿直接敷冰。
輕輕除去蓋著傷處的衣物,然後用清潔的布或繃帶遮蓋傷口,但切勿強行除去任何黏附於傷口上的衣物。
切勿用任何油劑、牙膏、牛油或醬油塗在傷口上,亦不要用有黏性的敷料,如膠布、絨布等。有需要時,請盡早求診。
三) 廚房意外
廚房門口應設置圍欄,以防兒童進入。如要在廚房煮食,應先放置嬰兒在安全的地方,例如嬰兒牀或網牀中。切勿揹著四個月大或以上的嬰兒在廚房活動,因這年紀的嬰兒已懂得抓東西。
總結
只要父母時常提高警覺,並對兒童的成長過程加深認識,對一些可能發生的意外作好防範,其實大部分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任何情形下,家長都應該留意兒童的活動或舉動,絕對不應該讓兒童獨自留在家中,或依賴年幼兄姊照顧。
摘自: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接二連三的扶手電梯意外,令人們意識到扶手電梯的保養問題,以及不正確使用的嚴重後果,其實房屋署早已制訂有關扶手電梯的安全使用指引,現在就等《親子頭條》來跟大家一起重新認知這 15 點吧:
小朋友都喜歡玩,尤其現在的小朋友都很幸福,各式各樣新奇好玩的遊戲都有機會玩到。
日前大陸浙江溫州一名2歲男童食完關東煮後沒有丟棄竹籤,直接拿在手中玩耍,冇諗過竟然跌倒,竹籤就直接插入眼眶,嚇得屋企人立即送男童到醫院急救。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個平靜下午,Breana與Michael二人在享受午餐時,沒留意到3歲兒子Colt竟然拿著剪刀亂剪2歲妹妹Kimber的頭髮!Breana初時覺得震驚,不過之後覺得很好笑。而Michael一開始有點生氣,亦很心痛滿地都是寶貝女的頭髮,不過最後連他也覺得有趣……
笑完之後,他們告訴Colt不可以玩剪刀,同時,他的行為令大家不高興,最後要Colt自己負責清潔掃地,算是教訓了他一頓。接下來,他們找來當髮型師的朋友來幫手,最後的髮型意想不到的獨特,有點搖滾感覺,很配合Kimber的spunky性格。
Breana說,Colt平日很喜歡重新設計,例如見到她為丈夫剪髮時,Colt會表示想試剪,亦會剪Breana的裙,她表示,Colt可能對設計與美容有興趣。
小朋友想發揮創意,父母當然應該鼓勵。不過,真的要有所限制,無人看管下任由幼兒用剪刀實在太危險了,幸好今次沒有造成流血事件。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安全欄可謂家長恩物,因為它可以防止孩子在家中四圍走,以防產生意外。假如跟媽媽說,安全欄並不安全,家長們該怎麼辦!
新年本應係個團圓喜慶嘅日子,但重慶潼南區呂先生一家,卻因一場意外而深陷夢魘之中。
早幾日先同大家介紹完今年嘅「靚款 VS 伏款」燈籠,仲提大家要支持正版,以免購入侵犯版權嘅燈籠。誰不知,一個轉身,今天就收到Whatsapp群組傳來一幅小朋友懷疑被燈籠熨傷臉嘅照片。
美國航空客機機艙內的氧氣罩疑連同天花突然掉下,撞到一名男嬰的頭部。男嬰母親要求航空公司交代不果,轉而在網上聲討,美航其後電郵通知她,如調查有進展會再向她交代。
一般來說,嬰兒在4、5個月時嘗試伸手抓東西;仰臥時會嘗試反身至側臥姿勢,有時可以成功地反身至俯臥狀態。
小朋友活潑好動,總為四處走動,別以為在家就一定安全,有時候一些不為意的陷阱,隨時令寶寶受傷。
內地又出現恐怖「食人電梯」,河南新鄉市一名6歲女童,日前獨自搭電梯時突然停電,直接停在一樓和二樓之間,導致女童不慎從電梯口跌落,頭被電梯門夾住,身體懸空處境危險。
美國艾奧瓦州一對新手爸媽,本月初帶同七個月大嘅B女到球場睇壘球賽,不料一個場外球突然飛來擊中BB女,令其頭部重創及腦出血,一度命危。
前幾天外國愛護動物組職 PETA,邀請美式足球名星 Tyrann Mathieu 留在一輛引擎關掉、停在戶外曝曬的汽車之中,車內溫度不斷攀升,壯健的球星不到 10 分鐘已忍不住下車。組職把過程被拍成短片,希望提醒公眾,即使時間有多短,都不要把小朋友或寵物留在車廂。
很多家長都以為把孩子留在車內一會,應該不會發生意外,但意外偏偏就是意料之外,每年美國平均就有 38 位小孩因被困車廂而喪失生命。
有時,不小心的疏忽,可以造成天大的悲劇。美國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嬰兒死亡的個案,死因是家長一時疏忽,遺留嬰兒在車上而熱死。誰也不想看見這種悲劇發生,而美國一位工程師媽媽,便萌生預防悲劇重演的創意,發明出新產品,以防嬰兒因此而死亡。
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的Marcie Miller,是前職業啦啦隊隊長,從小就對科學、數學及體育充滿好奇,並在亞里桑那州立大學修讀電子工程學位,畢業後加入Intel公司工作成為工程師。她育有一名16個月大的女嬰,而且已經懷有第二個孩子,受到孩子的啟發,她希望為寶寶做一點事。由於她居住的亞里桑那州Chandler市夏天氣溫炎熱,經常會聽到寶寶熱死於車中的事情,今年便有15個寶死於在車上中暑,而當中一半的原因,只是父母單純地忘記了孩子在車箱內,她實在不忍這類事情繼續發生。於是透過她與同事們的努力,最終研發出智能提醒器,將一個與家長智能電話連接的感應器放在寶寶的車座,當家長在步行時而感應器仍然感到孩子在坐位上,便會透過手機通知父母,務求將意外發生的機會率減至最低。作為媽媽的Marcie,當然希望自己的發明能夠令防止悲劇再度出現。而作為工程師的她,則呼籲家長如想鼓勵子女增加對科學及數學的興趣,可以多讓他們參加科學營,或是了解機械人製作,一點簡單的接觸和認識,都可以增加他們的熱情。
【刁鑽題目】冰塊不是溶於水!? 小三試題考起媽咪
【育兒漫畫】湊仔總是被誤傷 笑中有淚的10張圖
【咪做豬隊友】陪老婆跨越3個產程 老公陪產要咁樣做
【大數據】嬰兒英文名2021趨勢 呢個歌手名最受歡迎
【心理測驗】疫下爸媽心累嗎? 一字揭穿內心疲倦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