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染疫】康復童患多系統發炎綜合症 醫生:症狀與川崎病極似
第五波疫情自2月爆發以後,有少部分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不久再度發燒,更出現痾嘔肚痛、眼紅、紅疹、頸部淋巴結腫大、士多啤梨脷等等,原來是患上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簡稱MIS-C)。此病症狀與兒童心臟病川崎病極為近似,有兒科專科醫生就教家長分清楚。
MIS-C攻擊全身器官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兒科專科醫生兼香港兒科心臟學會主席張蔚賢醫生指出,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由新冠病毒引發,他說:「兒童感染新冠後,免疫系統有機會受刺激而導致紊亂或引發過激的反應,出現多重器官炎症,影響心臟、腸胃、肺、腎、神經系統等等。」

歐美早於2020年新冠爆發時已出現個案,每1萬名兒童就有3至4宗MIS-C。香港由2月第五疫情爆發後亦出現同樣情況,香港兒科心臟學會綜合公立醫院和私家醫生資料,發現本港有11宗確診或懷疑個案,患者年齡界乎3至12歲,全部已確診感染新冠,而大部分個案於確診後第14天後發病。11宗病例有5宗需要接受深切治療,有個案心臟機能受損、血壓非常低,需要使用強心藥;亦有患者出現心律不正。另有1例中樞神經系統受影響,出現神智不清症狀。
張醫生續指,由於MIS-C症狀與兒童心臟病川崎病極之相似,增加斷症上的難度。「大部分MIS-C患者會發燒、出紅疹、眼紅、口腔黏膜發炎、頸部淋巴結腫大,這些症狀與典型的川崎病非常相似。」

留意兒童染疫後身體狀況
如果兒童發燒,尤其於新冠感染後數周內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帶孩子接受醫生評估,有可能需要入院觀察。
1.紅眼
2.皮疹
3.頸部腫脹
4.嘴唇乾裂和士多啤梨脷
5.腹痛、嘔吐和/或腹瀉
6.疲倦、四肢冰冷、腫脹、呼吸急促
症狀及發病年齡不同
MIS-C與川崎病略有不同,川崎病是急性全身血管發炎性疾病,主要攻擊兒童心臟,如患者未有獲得適切治療,可引發心肌炎、心外膜發炎、心瓣倒流、冠狀動脈病變等;MIS-C則有可能攻擊全身器官,尤其是腸胃。
張醫生表示,「兒科醫生於臨床上見到不少MIS-C患者有痾嘔肚痛,典型的川崎病患者則很少有此情況。」
另一個不同之處,第五波疫情的MIS-C兒童患者超過一半大於6歲,張醫生指出,川崎病患者通常年紀更小,「很多個案5歲以下發病,臨床上亦見不少個案於2歲或更早以前發病;MIS-C兒童患者年紀較大,歐美患者多數為9歲以上的兒童。」要分辨以上兩種疾病,醫生需要仔細評估,包括驗血、心臟評估、心臟超聲波等。

大部分兒童可康復
張醫生表示,兩種疾病的患者如能及早治療,多數都能康復。家長無須過分憂慮,一般兒童最好接種新冠疫苗預防感染新冠。至於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由於感染新冠的重症率比健康兒童為高,疫苗仍是預防併發症的有效方法。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歲時百問》裡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萬物復蘇,是兒童養生的關鍵時期,此時有哪些兒童健康的注意事項?20 day ago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春天的中分點。它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因此人們保健養生也應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春分節氣多風、寒、濕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患者在春分節氣轉化時有諸多不適症狀,尤其伴有風濕性疾病、腰腿痛、慢性呼吸系統等疾病的患者,春分養生尤其重要。1 month ago
-
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可能會不自覺地使用恐嚇或威脅,例如通過威脅、瞪眼、大喊、大叫,甚至打孩子等方式,希望孩子能快速服從並改正行為。雖然這種方式看似能立即見效,但長期下來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讓他們在恐懼中成長情感被壓抑,甚至破壞親子關係。1 month ago
-
認真覺得,很多舊時代的「育兒經」,其實是在誤人子弟,像以下這3個,真的該被徹底淘汰: 小時候胖不是胖?錯!胖就是胖!1 month ago
-
小孩腸胃炎一直拉肚子,有人說魚肉蛋不能吃,只能吃粥?這是不對的,剩拉肚子症狀了還只能吃粥?都2025了,觀念快改一改吧!2 month ago
-
孩子的身高是不少父母近年來頗爲關注的一環。在中醫學的角度而言,有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影響著孩子身高。如結合食材及中藥材,也可成爲增高湯水,讓家長們作爲孩子的增高飲食參考。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