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熱話|兒子功課教極唔識 父怒捶桌手指骨折 附家長情緒管理指引
父母和子女都是人,而人總會有情緒。尤其父母與子女溫書做功課時極易「燥底」。有個爸爸就因為兒子功課「教極唔識」,一怒下用手拍枱,事後才發現手指骨折了…

杭州一個36歲姓吳的男士,由於老婆有事要晚上外出,故由他負責與就讀小學的兒子做功課。由於平日一向是媽媽負責,爸爸甚少參與。爸爸在與兒子討論一條題目時,超過半個小時兒子仍寫不出正確答案…
爸爸一怒之下,竟大力拍打桌面,兒子也感驚嚇。在兒子做完功課、老婆回家後,爸爸的手愈來愈痛,老婆於是翌日帶他到醫院求醫。經診斷後,醫生說爸爸的手指骨折了,應是昨晚打枱時受傷!老婆對此感到無奈,唯有叫老公日後控制一下情緒。
臨床心理學家:憤怒時先離開現場 減低向子女爆發機會
憤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但學會「控制」怒氣,才可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的臨床心理學家,就建議家長可用「情緒紅綠燈」控制情緒:
紅燈:停一停
- 離開現場,有需要時把孩子暫時交託另外一位照顧者。
- 分散注意力,如去喝水、洗臉。
黃燈:想一想
- 在「停一停」後,仔細想一想情緒出現的原因,及思考可解決事情的方案。
綠燈:再去做
反思後,我們可抱平復的心情及清晰頭腦處理事件。
- 跟孩子討論那事件:「媽咪剛才見到你打翻了飯很生氣,現在我們談一談吧。」
- 詢問孩子事件發生的原因,需要時給他安慰:「告訴媽咪,甚麼原因令你把飯打翻啊?」「原來你只顧望着姐姐端湯出來,沒有留意把碗拿穩。」
- 與孩子商討事件的解決方法:「下次要望着碗才拿起它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清潔好地上的飯菜吧! 」
- 檢討:欣賞自己情緒控制比上一次進步。
臨床心理學家提議家長,若我們的怒氣已爆發了,我們要尊重孩子,先為自己發怒的行為向孩子道歉,若多次嘗試後,情緒仍然難以控制,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參考資料: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
炎夏臨近,教育局近日更新《香港體育學習領域安全指引》,就炎熱及潮濕天氣下進行體能活動時,提供最新指引。19 hour ago
-
今年1月,《親子頭條》與香港書法專業人員協會共同舉辦第三屆「親子書法家」中文硬筆書法比賽。日前公佈了公開組得獎結果,現公佈學校組親子組(K1至K3)、初小組(小一至小三)及高小組(小四至小六)三個組別之得獎名單。而第三屆「親子書法家」中文硬筆書法比賽頒獎典禮將於6月30日(星期五)下午5時舉行,屆時將頒發公開組及學校組之獎項。4 day ago
-
BB太細個未識玩玩具,但半歲至1歲的BB開始出牙,不時出現「牙痕」情況,時時想擺東西入口,家長或會購買牙膠給出牙仔的BB「止牙痕」。而近日美國一個醫生媽媽好奇把大女曾使用的牙膠剪開來看,竟驚見內部極其污糟、暗藏邋遢,值得各位家長留意!5 day ago
-
上周四至日(5月25日至28日),於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的第三屆「兒童書展 暨 超級親子用品展」圓滿結束!活動期間,大會舞台舉辦多個精彩節目;其中「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創辦人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先生更出席星期日的「感謝爸爸媽媽的愛」活動,與小朋友一起向家長表達愛意!5 day ago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今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本港6至8歲兒童中,每5名便有1名患有中度至嚴重散光,比率較其他海外城市高;而父母遺傳更是兒童患上散光的主因。6 day ago
-
兒童在成長階段總是喜歡模仿身邊的人或事,但他們尚未有安全意識,稍有不慎或做出危險動作造成生命危險。近日,湖南一名4歲男童便模仿卡通片情節,撐着雨傘從26樓一躍而下,導致全身多處骨折。7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