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黐脷筋|小朋友長大後會自行痊愈?醫生拆解此病迷思+6大症狀及治療方案
小朋友咬字不清,覺得「黐脷筋」不是什麼大問題,甚至有不少迷思覺得小朋友長大後會自行痊愈,兒科專科陳強杰醫生為大家分享小朋友「黐脷筋」疑問。

Q:黐脷筋是什麼?
A:繫帶(脷筋)是連接脷和下顎的組織。通常在出世之前,繫帶已經分離。若仍未分離,而且繫帶過短、過前、過厚或過緊而令脷的活動受限制,便是係繫帶過短過短,即俗稱「黐脷筋」
Q:「黐脷筋」在小朋友身上常見嗎?
A: 約5%嘅初生嬰兒會有這樣的情況
Q:為什麼會出現「黐脷筋」? 是先天? 後天會發生嗎?
A:是天生的
Q:「黐脷筋」會有什麼症狀? 幾歲時會發現? 如何自行為小朋友測試?
A:症狀如下:
- 異常短小舌繫帶
- 舌頭不能向上升至上牙槽
- 舌頭不能伸出過下門牙(或中牙槽)一至二毫米
- 左右水平活動受限制
- 當舌頭伸出時,形狀凹下或現「心形脷」
- 檢查者的手指不能放在舌頭底部和下顎之間
以上這些表現,最早可以在剛剛出生後便可以察覺。
Q:「黐脷筋」對小朋友有何影響?
- 餵哺母乳
- 說話能力與咬字
- 口腔衛生
- 舔嘴唇和雪糕,吹奏管樂
Q:小朋友「黐脷筋」,到長大後會自行痊愈嗎?
A:有一部份可以自行痊愈。
Q:如何治療「黐脷筋」? 康復期多久?
A:- 嬰幼兒如三個月大以下:可以在病房治療室用手術鉸剪剪掉。
- 三個月以上的小朋友:則要在手術室而且在麻醉情況之下,用真正手術方法進行。
Q:手術會會有風險嗎?
A:流血感染,口水線受損。
Q:「剪脷筋」需要到醫院還是診所進行?過程中需要麻醉嗎? 如要,麻醉小朋友會對小朋友身體有影響嗎?
A:新生嬰兒不需要麻醉,可在病房治療進行。但是年齡較大的小朋友就需要監察麻醉,因此需要在手術室進行。而監察麻醉對小朋友只是有短暫性影響及狀態迷迷糊糊,並不會有長遠身體影響。
Q:術前有什麼準備? 要禁食嗎?
A:小朋友通常要在手術前6小時禁食。
Q:術後還要進行什麼訓練?剪完脷筋後,脷筋會再次連結嗎?
A:做完手術之後大約4%會再連結,所以會建議做脷部運動去減低這情況。
Q:什麼年齡是最佳「剪脷筋」時間?
A:沒有特定一個年紀,因為是按個別病人情況決定
Q:術後應如何飲食?
A:新生兒或者幼兒,做完手術後可立即進食;經監察麻醉進行手術的小朋友就需要等麻醉藥效力消退後,病人完全清醒就可以。不過最初兩天不建議進食較熱的食物。
(文章由陳強杰醫生 兒科專科授權分享)
-
中秋節到來,難免會多吃一點,若不慎地進食過量,導致損傷脾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以致飲食內停,消化不良,形成了食滯、甚至食積的情況。除了可以透過減少進食和吃得清淡些來紓緩之外,建議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藥,例如︰山楂、麥芽、穀芽、雞內金、神曲、陳皮等,以助消食化滯,紓緩腸胃不適。2 day ago
-
秋分,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分後開始晝漸短夜漸長,並且開始出現秋意,但暑熱未退盡,夜間有涼意,天氣開始變得乾燥。中醫理論認為秋燥侵犯肺臟,容易引起口乾口渴,咳嗽聲沙,大便乾結,皮膚乾燥搔癢,鼻敏感發作等等問題。6 day ago
-
經常有家長表示,開學仔女最易病,有醫生指開學當人與人及與物件接觸頻繁,患病風險自然增加。而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傳染病,即是傷風、感冒;另外手足口病、猩紅熱等,都是常見於校園爆發的傳染病。無論是哪種病,都有可能導致小朋友發燒。究竟幾多度才算是發燒?仍是不少家長感到疑惑的問題。15 day ago
-
相信很多家長每天早上都為小朋友上學前吃甚麼早餐而煩惱,早餐預備時間一來要快、要簡單方便,二來要小朋友喜歡吃。當然最重要是含小朋友所需要的營養素!要怎樣滿足家長及小朋友的所有希望呢?現在就由藝人及註冊運動營養學家(英國)歐倩怡分享一下營養早餐小貼士吧!28 day ago
-
是日處暑 (8月23日),雖然天氣還是很熱,但濕度已見降低,燥邪亦增加,爸媽們或許也開始感到有口乾舌燥。此時,中醫建議飲食上應以預防燥熱為主,減少進食煎炸、易上火的食物,並以甘寒食物為主,多喝、多吃滋潤湯水及蔬果,是此時的養生之道。1 month ago
-
每年暑假,都是小朋友最開心放鬆的時間,可以暫時放下書包,盡情玩樂一番。但暑假過後,小朋友就要收拾心情,回到校園。而家長,則可以為小朋友準備合時的強身健體、補腦醒目的湯水,為小朋友的身體打好根基,迎接新學年的新挑戰了!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