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家長的教養模式大多是找出問題,然後面對及解決它;為了克服弱點求進步,就會勤加訓練與治療;遇上解決不了的困難,則會尋求專家的意見與介入。筆者在這裡分享另一種育兒理念:「強項為本」,意思是以發掘、發展及發揮孩子潛能,促進他們的自尊、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與生活滿意度為目標。而這些目標,是可陪伴孩子一生的「軟實力」。2 year ago
-
你的孩子可有出現非因身體不適而產生以下情況:容易發脾氣、愛哭、情緒起伏大、出現倒退行為、咬指甲、吮手指、「黐身」、抱怨肚子痛?上述的行為很容易被父母歸類為「扭計」,並視為行為問題,繼而從管教上進行修正,錯過從根本性找出行為表徵的背後成因。所以幼兒和成人一樣在成長過程中,少不免面對從家庭及學校而衍生的壓力來源。以下從這兩大範疇作分析,以及提供解決方法給家長參考...2 year ago
-
俗語有云:「隔離飯香」,似乎很多1-3歲孩子都很喜歡玩其他小朋友手中正在把玩的玩具,即使是同一個款式,他們總覺得別人的更好玩,而且控制不了自己搶別人的玩具。不少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都會頭痛不已,究意應如何教導?2 year ago
-
「冬至」即為一年之中黑夜時間最長、日照時間最短的日子。中醫認為「冬至」是全年「至陰之日」,乃因應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的陽氣在「冬至」之日是全年最差的,而「冬至」之後陽氣會順應大自然而漸漸增加,許多重病患者會因為未能適應變化而加重病情;如能調理得宜亦可逐漸康復,所以會有「重病難過冬至節,過了冬至可延年」的說法。故在這陰陽轉換的節氣,固護陽氣以及進行補益尤為重要...2 year ago
-
可能家長對「RSV呼吸道融合病毒」較少留意,但原來RSV病毒感染可引致呼吸道疾病,1歲以下幼童嚴重的話更可引發肺部感染。今次就由兒科專科醫生林嘉儀為大家講解成因及預防方法,家長們實在不容忽視!2 year ago

每逢到了秋冬季節,家長們總會發現,儘管已經給自己的小孩子穿夠了禦寒的衣物,但是摸著他們的手腳,總是冰冷冰冷的。其實,從現代醫學理論的角度,其原因有三:一、小孩子血液量較成年人少,而且血壓較低,肢體末端血液循環未完善;二、小孩子新陳代謝較快,四肢的活動量大,體溫散發較快;三、天氣寒冷時,身體會將寶貴的熱量留給心肺等重要器官,減少血液供給皮膚。所以,家長們在天氣...
2 year ago
-
平時小朋友被爸爸媽媽照顧得無微不至,突然要落手落腳學習自理,例如要學習用牙膏刷牙當然會不習慣,甚至可能會鬧情緒!家長不妨看看慈慧幼苗教育主任及資深註冊社工黃家嘉姑娘介紹的繪本,便知道怎樣教小朋友用牙膏刷牙。2 year ago
-
為什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 每次與家長分享身教對孩子成長十分重要時,總會有家長說:「你們說身教重要是因為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舉止,但為何我孩子天天和我在一起,他一點也學不到我的言行?」2 year ago
-
相信不少家庭主婦都受「媽媽手」困擾,究竟媽媽手可否斷尾?又有甚麼紓緩和預防方法?今次就由忻銘熹脊醫為大家講解成因,仲會教2招紓緩動作!2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