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人壓力大,隨時誘發隱疾。女藝人如岑杏賢、陳敏之、苟芸慧曾患上甲亢,雙眼及甲狀腺腫大,要停工休息。女士患此症的比例較男士多,各位媽媽要留意。2 year ago
-
以前講起糖尿病,大家都認為是中老年人的長期病,其實兒童過胖易患二型糖尿病,兩位醫生——普通科醫生林冬醫生和內分泌及糖尿科黃卓力醫生講解糖尿病,讓家長加深了解,預防這病。2 year ago
-
11月為秋冬交接的時間,天氣漸漸變得乾燥寒冷,在中醫學角度上,燥邪與寒邪容易同時侵襲人體。中醫理論指「肺喜潤而惡燥」,燥邪易傷人體津液,使人口乾舌燥、唇乾、咽乾、皮膚皸裂等;燥邪亦易傷肺氣,使人易患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所以預防秋燥,飲食上應減少進食辛辣刺激食物,例如薑、蔥、蒜、辣椒等;麻辣火鍋、燒烤更要少吃,避免「上火」。2 year ago

家長十分重視子女的健康,其實健康不只是體格,心理健康同樣重要。身兼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及香港救助兒童會顧問的何天虹教授提醒家長,要好好把握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黃金時間,以免錯過建立健全心理及性格的機會。家長可讓小朋友參與藝術活動,提升認知和學習能力。
2 year ago
-
立冬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也意味着秋天的結束,冬天的來臨。在氣候方面,會由秋天的乾燥雨少,慢慢變成冬天的寒凍陰雨。立冬是萬物開始收藏和休養的時候。在《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是春夏兩季需調陽氣,冬則調陰氣,避免因過熱或過寒而生病。冬天宜將陽氣潛藏於體內,是補充身體元氣的好時機。2 year ago
-
疫情未止,確診數字徘徊五千多宗,如不幸染疫,可利用市面上認可及註冊了的中成藥紓緩症狀。市面已推出針對Omicron之註冊中成藥——疏風解毒膠囊,大家對它都十分陌生,小朋友又是否適合服用呢?註冊藥劑師關永樂為大家拆解疑問。2 year ago
-
今天 (8日) 是寒露節氣的開始。「寒」就是寒冷,「露」就是露水,古代通常用「露」來表達天氣轉涼變冷之意。所謂寒露,意思是說天氣變冷,地面上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有「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的俗語。自寒露時節起, 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由熱轉寒。在自然界中,隨著寒氣的增長,萬物逐漸蕭落,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而燥邪傷肺,寒邪亦傷肺,此...2 year ago
-
過度活躍症(ADHD)是小孩較常發生的發展障礙,當中男生比例相對較高,症狀一般在學齡時期開始明顯,以專注困難、活動過度、情緒不穩、記憶力差、自我控制差、並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而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為主要特徵。其行為問題會為小孩的學業、社交造成不良的影響,多數小朋友到青春期後逐漸好轉至痊癒。2 year ago
-
開學後,不少家長都會擔心小朋友未能集中精神上課,影響學習進程。其實除了需要注意他們的作息時間之外,在食療上也可配合,令他們精神更集中。想小朋友專注,中醫會著重養心、寧神和健脾。以下是註冊中醫師古鎧綸的3款養心、寧神和健脾食療推介,爸媽們不妨一試。2 year ago
-
在很多物品的包裝盒裏,都附有一小包乾燥劑。顧名思義,乾燥劑的功能是吸收水分,保持包裝盒內乾爽。這個小包裏裝載著硅膠(Silica gel)珠。矽膠本身是無毒的,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意外地被吞下也不會引致中毒,最多只會引致腸胃不適而已。 (文章由《急症室的福爾摩斯》分享)2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