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孩子生活物質豐裕,如果不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和理財觀念,日後便容易對物件和金錢不珍惜。父母不妨每天花少許時間,跟孩子一起進行「一日一塊錢」的小遊戲,日子有功,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寶寶不聽話讓你很困擾嗎?有時候要先判斷寶寶不聽話的原因,了解他是否有困擾,傾聽孩子說話,並且給予良好的回應,向他解釋為什麼行為不被接受的原因,鼓勵寶寶聽話。
要小朋友健康成長,定期進行適量的運動是必須的,以下 7 招提升孩子運動量,不妨作一參考。
想孩子健康成長及發展,父母可以做以下 13 件事去協助他們。
小朋友的專注力對他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助,但不知為何,現今小朋友不少都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
冬季來了,早上氣溫特別低,要離開溫暖的棉被,別說小孩子,連大人亦是心不甘情不願。所以當寶貝賴床,不願意去上學的時候,要有耐心,切忌打罵孩子。
人類的手,可說是把人與其他動物區分的重要特徵之一。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天都會用手去感受這個世界,而小手的發展,亦對大腦有重要的影響。要讓孩子手腦並用,給他們適合的玩具,都十分重要。
雖然香港的治安不算差,但其實兒童也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各位家長不妨多提醒孩子以下的幾個要點。
很多幼兒從小就與奶樽為伴,但其實到了 12 個月大便是讓他們由奶樽轉換成飲管杯的大好機會。
孩子不聽話時,很多家長都會在一怒之下就責罵孩子,但這樣對於孩子又是否見效呢 ? 例不如多用不同的方式訓練孩子要乖乖。
早前有老師在網上表示,有上了中學的學生連執拾書包也不懂。很多習慣和責任是從少培養而成,不妨從少便跟孩子一起學習,訂立目標。
父母的爭執被子女看見,對他日後成長並不健康,如果吵架被孩子看到了,父母應該如何及時化解呢?
天寒地凍,一個暖爐真是十分重要,尤其是洗澡後特別容易覺得寒冷。
夫妻相處之道本身已大有學問,還要加上雙方的父母,關係就更加難處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份,只要悉心栽培,將來或有機會成材。相反,有時候父母不當的教育,則隨時會窒礙孩子的發展。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Kathy Caprino 就指出父母 7 種阻礙孩子成為領袖的行為。
1) 不讓孩子去冒險 爸媽總是想保險自己的孩子,尤其不想他們遇到危險及受到傷害。但爸媽得明白,孩子需要經歷人生的高低起跌,才學會成長。
1) 不讓孩子去冒險
爸媽總是想保險自己的孩子,尤其不想他們遇到危險及受到傷害。但爸媽得明白,孩子需要經歷人生的高低起跌,才學會成長。
2) 太早出手拯救 不難想像,每當孩子遇到難題時,第一時間必定是向父母求救。但太早出手相助,孩子只會依賴。當孩子遇到難題時,嘗試別太早出手,靜觀其變,給孩子一個自我發揮的機吧。
2) 太早出手拯救
不難想像,每當孩子遇到難題時,第一時間必定是向父母求救。但太早出手相助,孩子只會依賴。當孩子遇到難題時,嘗試別太早出手,靜觀其變,給孩子一個自我發揮的機吧。
3) 講一套做一套 爸媽都是嘮叨的時刻叫孩子應該做這,不應該做那,但爸媽可有想想自己口說的,是否做得到?為人父母應以身作則,不要講一套做一套。你想孩子會明白服務人群的好處,能令自己開心。那麼,你有否做給孩子看?例如親身去做義工,並讓孩子參與其中,好讓他從你身上真正感受到無私所帶來的喜悅,而並非只得說教。
3) 講一套做一套
爸媽都是嘮叨的時刻叫孩子應該做這,不應該做那,但爸媽可有想想自己口說的,是否做得到?為人父母應以身作則,不要講一套做一套。你想孩子會明白服務人群的好處,能令自己開心。那麼,你有否做給孩子看?例如親身去做義工,並讓孩子參與其中,好讓他從你身上真正感受到無私所帶來的喜悅,而並非只得說教。
4) 誤解何謂天資、天份 我們總是被天份、天資所誤導,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有天份的。但事實卻是,世上並沒有太多天才。許多今天有成就的人,也曾下過不少苦功、悉心栽培才能成材。因此,想孩子成材,不要一味想著我的孩子有天份,要知道後天的培育同樣重要。
4) 誤解何謂天資、天份
我們總是被天份、天資所誤導,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有天份的。但事實卻是,世上並沒有太多天才。許多今天有成就的人,也曾下過不少苦功、悉心栽培才能成材。因此,想孩子成材,不要一味想著我的孩子有天份,要知道後天的培育同樣重要。
5) 沒有跟孩子分享自己的錯 年青人開始長出翅膀來,他們總想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舞。這時候,爸媽不妨跟他們分享自己年青時經驗的過錯。你坦誠的分享,絕對有助他們在這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
5) 沒有跟孩子分享自己的錯
年青人開始長出翅膀來,他們總想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舞。這時候,爸媽不妨跟他們分享自己年青時經驗的過錯。你坦誠的分享,絕對有助他們在這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
摘自:www.forbes.com
父母永遠是影響孩最深的角色,父母的教育成敗決定了孩子將來的個性,因此絕不能疏忽毀了自己孩子前程。
幼兒應該是活潑好動才是正常的,如果留意到寶寶過份安靜,又不喜歡和人互動,家長可要留意,觀察孩子是否為自閉症患者。
這階段的孩子開始懂得把材料组合和進行手工製作。這類型的遊戲包括砌積木、造模型、繪畫、剪貼、堆沙子、搓麵粉及黏土等。除了培育雙手的操控能力,這些遊戲亦可幫助孩子發展形狀、顏色、質地和空間概念。
1) 傳統的積木比現成的組合玩具有更多想像空間讓孩子發揮創意。兩歲的孩子初時只懂得疊高和排列直線,逐漸地,他會增加建築的變化。你可以加一兩塊積木在他的建築物上面,建議它是建築物的某部份,例如窗子、橋樑、路軌等,然後讓他接著發揮。
2) 孩子初次面對軟绵綿的麵粉、黏土或沙子時可能不習慣,你的鼓勵和引導會令他逐漸去嘗試。你可以給他不同的工具像桶子、鏟子、各式的容器或塑模等,讓他搓、捏、鎚、拍,發掘物料形狀的變化,塑出不同的創作。
3) 幼兒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其他創作時,手工可能不夠精細,製成品毫不像樣,但若他能把它說成是某件東西,表現出他的想像力時,你需要和應他,鼓勵他繼續發揮,毋須硬要他跟你的意思或向他潑冷水。
摘自:衛生署健康家庭服
家裡小孩多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有吵架,甚至是打架的問題發生,但是兄弟姊妹之間應該相親相愛、互相扶持。
意外是引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死於意外或因意外引致傷殘的兒童不計其數。要保護您的寶寶免受傷害,應留意您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的行為特點,並消除各方面潛伏著的危險。
五歲或以下的兒童尚未明白甚麼是危險,家長不要高估他們的理解能力。
根據統計,初生至五歲的幼兒最常見發生的意外地點是在家中。
一般來說,嬰兒在四、五個月時嘗試伸手抓東西;仰臥時會嘗試反身至側臥姿勢,有時可以成功地反身至俯臥狀態。他很快便會坐、爬、站立和學步,又會不斷探索周圍的環境。有些嬰兒亦有可能發展得比其他同齡嬰兒早一些。
一歲以下的嬰兒由於不能照顧自己,而如果父母又缺乏防範意外的知識,沒有及早作好預防措施,往往意外便因此而發生。第一年常見的意外包括跌傷和燙傷等。若嬰兒因意外受傷應盡早求診。
網上圖片
常見意外及預防措施
一) 跌傷
切勿讓嬰兒(任何年齡)獨自留在換片墊、成人睡牀或梳化上。如果家長不能看顧嬰兒,應把他短暫地安放在嬰兒牀或網牀中。
當嬰兒被安放在嬰兒牀上後,牀欄必須拉上和鎖牢。嬰兒坐手推車、學行車或高腳椅時,必須繫上扣帶,並鎖牢安全鎖。
二) 燙傷
替嬰兒沐浴時,應先放入冷水,才加熱水,用手攪勻及測試水溫。在餵奶或其他熱的食物給嬰兒前,應先測試溫度是否適合,以免燙傷嬰兒。
避免使用微波爐翻熱奶或其他食物給嬰兒,因為經微波爐翻熱的食物或飲品,溫度分佈並不均勻。食物表面的溫度雖然適中,但內裡的溫度會比表面高,可能引致嬰兒咀部或咽喉燙傷。
熱的食物或飲料不可放置桌邊。如已將食物放在桌上,家長應留意兒童的舉動。
燙傷處理:
將傷處浸入冷開水或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來降溫,但切勿直接敷冰。
輕輕除去蓋著傷處的衣物,然後用清潔的布或繃帶遮蓋傷口,但切勿強行除去任何黏附於傷口上的衣物。
切勿用任何油劑、牙膏、牛油或醬油塗在傷口上,亦不要用有黏性的敷料,如膠布、絨布等。有需要時,請盡早求診。
三) 廚房意外
廚房門口應設置圍欄,以防兒童進入。如要在廚房煮食,應先放置嬰兒在安全的地方,例如嬰兒牀或網牀中。切勿揹著四個月大或以上的嬰兒在廚房活動,因這年紀的嬰兒已懂得抓東西。
總結
只要父母時常提高警覺,並對兒童的成長過程加深認識,對一些可能發生的意外作好防範,其實大部分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任何情形下,家長都應該留意兒童的活動或舉動,絕對不應該讓兒童獨自留在家中,或依賴年幼兄姊照顧。
摘自: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第 1 頁,共 6 頁
【小一統一派位】專家教「大抽獎」填表攻略 唔填滿中獎機率更高!?
【刁鑽題目】冰塊不是溶於水!? 小三試題考起媽咪
【親子醫健】中醫推拿助ADHD降焦躁 爸媽必學防疫減壓三招式
【咪做豬隊友】陪老婆跨越3個產程 老公陪產要咁樣做
【慈慧幼苗】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