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著重「優勢為本」從小培育 長大後更易投身職場
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康成長,作為有特殊需要子女(SEN小朋友)的家長其實也不例外。但究竟如何培育SEN孩子,才可以讓他們發揮才能?一齊聽聽教育心理學家Vergo有甚麼看法!
個性敏感 自小否定自己
Michael現年26歲,患高功能自閉症,有社交溝通困難,現於協康會何文田的星亮中心擔任活動助理,起初透過協康會賽馬會「共創可能」計劃,尋得三文治店的店務助理工作。
Michael媽媽說:「他個性敏感,對他人看法評價極度在意,他人一句『你好無用』,他便會真的認為自己很無用,嚴重質疑自己;當受到他人讚賞時,卻同樣會質疑,不敢肯定自己。」即使他讀書成績不錯,中小學都就讀band 1學校,除了讀精英班,亦考獲大提琴8級、鋼琴7級的證書。但他卻認為自己是靠補習、媽媽幫忙才有此成績,從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著重「優勢為本」 SEN孩子也可成材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Vergo)表示,生涯不應進入職場才開始,「優勢為本」的培育也需要由小做起。家長應著重小朋友(特別是SEN小朋友)多元發展。不是每個小朋友都讀書能幹,有的可能在其他範疇優勝,合適的培育有助他們正向發展。「優勢為本」強調每個人的獨特性,避免視個人的弱項為問題,嘗試發掘個人的強項,加以發揮。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Vergo)
Michael正是一個好例子,透過協康會賽馬會「共創可能」計劃的協助,他由三文治店轉投兼職活動助理,同時亦嘗試不同崗位,如擔任活動司儀、擴香石製作導師、教材製作、攝影等,並在協康會內尋得其他同樣對音樂感興趣的朋友一起組band。以上種種都是希望藉多元化興趣,尋找工作發展方向。
此外,Vergo建議家長除了學術支援,也可將時間資源放在不同的生活體驗中。透過參與不同的體驗活動,觀察孩子在哪些領域較容易上手,或者特別投入,那些可能就是孩子值得發展的才能所在。不過要留意,才能發展一定有探索期,切忌威逼利誘或過早將才能發展變成訓練。


SEN孩子長大後投身職場,除了取決於共融職場的環境氣氛,「優勢為本」的職務委派也是另一個關鍵因素。家長和僱主需調節期望,接納他們的局限,透過不批判和不比較的方式,讓他們勇於嘗試和發展興趣,發掘其潛能,並將興趣轉化為事業。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工作的時候發揮自己,享受自己所做的事;為他們製造合適機會,創造價值。
關於協康會賽馬會「共創可能」計劃
協康會賽馬會「共創可能」計劃以發掘 15 歲或以上 SEN 青年的優勢和特質為 本,結合職場的就業支援,推動共融就業,並創造多元的就業機會。計劃亦着 重家長和社區人士的參與,讓他們能更有效協助 SEN 青年,推動社會共融。除 了就業市場,計劃並會協助就讀高中及大專課程的 SEN 青年,探索及發展其職 業生涯,讓他們在投身社會前有更清晰的方向和準備。
-
功課只是一個鞏固知識的工具,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吸收上課學習的知識有多深,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催孩子做功課,而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的動機……7 day ago
-
父母愛錫自己的子女,子女對父母亦然,彼此能夠相親相愛,建立深厚的感情和親子關係,是打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但傳遞愛意時又是否表達恰當?能否令孩子有所感應及作出回應?確實需要一些竅門,看看以下防止虐待兒童會提供的五個表達方式。19 day ago
-
家庭環境與嬰幼兒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為他們帶來刺激,促進自主探索,有助其成長發展。然而坊間對於建設適切家庭環境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有不少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21 day ago
-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於幼兒或小學階段進行生涯規劃教育會言之尚早。事實上,家長與孩子於幼小階段談生涯規劃並非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且已有不少學者支持生涯規劃教育應在童年開始。對於孩子來說,早期的生涯規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成長歷程,這有助他們及早了解自己,認識工作世界,學習如何逐步裝備自己,從而一步一步地邁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家長可以嘗試抱有開放的態度和好奇心,以及由向...1 month ago
-
在父母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在孩子的腦袋卻有千百個問號。孩子的眼睛是一面放大鏡、一台X光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眼所看到,手所觸及,只要他們認為是稀奇古怪、有趣的東西,便總愛拉着父母問個不亦樂乎。1 month ago
-
家長可能會將子女收到的利是錢代為保管,或會因經濟所需,用子女的利是錢作補貼新年期間的額外開支。無論如何,如小朋友感到失望是可以理解,你可以向他們解釋當中的原因,跟他們分享家庭的經濟狀況。小朋友知道原因後必較容易接受,藉此可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亦可教導他們理財概念。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