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天氣回暖,雨量增多。雨水一多,濕氣就會加重。所謂「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不單最難去除,而且對脾傷害也最大。而脾更是幾乎決定幼兒抵抗力強弱的關鍵。因此「健脾祛濕」是小朋友調理身體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家長要留意,幫小孩祛濕,不能一味照搬成人方法,更不能等到「濕盛困脾」時再行動。趁「立春」開始,就是時候幫小孩祛濕了。
2 year ago
-
天氣乍暖還寒,有說「未食五月糭,寒衣不入籠」,最近天氣雖回暖,氣溫回升至18、19度,但家長亦不可掉以輕心,不要太早換季收起保暖衣物。2 year ago
-
患有子宮腺肌症的孫慧雪近日公佈懷上2胎,鼓勵不少同樣想懷孕但受此病困擾的女士。究竟子宮腺肌症患者懷孕風險如何、又可以痊癒嗎?今次便找來婦產科醫生李閏婷為計劃懷孕的準媽媽解答以上問題!2 year ago
-
新的一年開始,大家知不知道廿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什麼呢?答案就是「立春」,「立」指開始,「春」是生長和溫暖。「立春」寓意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結束,開始進入萬物生長和風和日麗的春季。在大自然界中最明顯的地方就是萬物開始回復生機和生長的跡象。2 year ago

疫情下大家經歷生活改變,尤其小朋友面對學習環境轉變,不能與同學及朋友見面玩樂。雖然復常在即,但重新適應對小朋友反而會產生焦慮!今次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君訥就為家長分享如何管理小童情緒,如他們出現焦慮又可如何處理。
2 year ago
-
「冬至」即為一年之中黑夜時間最長、日照時間最短的日子。中醫認為「冬至」是全年「至陰之日」,乃因應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的陽氣在「冬至」之日是全年最差的,而「冬至」之後陽氣會順應大自然而漸漸增加,許多重病患者會因為未能適應變化而加重病情;如能調理得宜亦可逐漸康復,所以會有「重病難過冬至節,過了冬至可延年」的說法。故在這陰陽轉換的節氣,固護陽氣以及進行補益尤為重要...2 year ago
-
可能家長對「RSV呼吸道融合病毒」較少留意,但原來RSV病毒感染可引致呼吸道疾病,1歲以下幼童嚴重的話更可引發肺部感染。今次就由兒科專科醫生林嘉儀為大家講解成因及預防方法,家長們實在不容忽視!2 year ago
-
每逢到了秋冬季節,家長們總會發現,儘管已經給自己的小孩子穿夠了禦寒的衣物,但是摸著他們的手腳,總是冰冷冰冷的。其實,從現代醫學理論的角度,其原因有三:一、小孩子血液量較成年人少,而且血壓較低,肢體末端血液循環未完善;二、小孩子新陳代謝較快,四肢的活動量大,體溫散發較快;三、天氣寒冷時,身體會將寶貴的熱量留給心肺等重要器官,減少血液供給皮膚。所以,家長們在天氣...2 year ago
-
平均每五名兒童中,就有一名有濕疹問題。看見小朋友肌膚出現紅腫丶脫皮,皮膚痕癢不適得難以入眠,父母當然倍感擔心。梁媽媽的8歲女兒同樣受濕疹困擾多年,一直尋求不同解決方法,但卻女兒濕疹情況仍然反覆不定,直至近年開始中醫治療,女兒濕疹皮膚慢慢回復正常。2 year ago
-
「爸爸,你看一下這是甚麼來的? 」一大清早,矇矇矓矓之間,聽見兩隻小鬼在我耳邊吃吃地笑着說,聲線是如此的純真無邪,我即使未能及時張開惺忪的睡眼,也能想像得出她們甜得漏油的笑臉。2 year ago
-
都市人壓力大,隨時誘發隱疾。女藝人如岑杏賢、陳敏之、苟芸慧曾患上甲亢,雙眼及甲狀腺腫大,要停工休息。女士患此症的比例較男士多,各位媽媽要留意。2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