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將至,意味著孩子即將踏入人生新的成長階段,除了要學習與父母分離,更要適應新的環境。研究顯示,孩子與父母之間安全的依附關係,成為了支持孩子外出探索的基石,而孩子人生首1000天,正正是與父母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關鍵期。
9 month ago
-
每年九月都是莘莘學子開學的大日子,家長們除了忙於為小朋友張羅開學用品,更重要的是令小朋友作好「精神準備」,迎接新學年的挑戰。不少家長都擔心小朋友學習不專注、懶散、無記性,在中醫角度,小朋友學習不專注與體質問題息息相關,而通過改善體質,可以提昇他們的學習專注力和吸收力,學習自然能事半功倍!9 month ago
-
小朋友的身體成長,父母最清楚不過,然而有些暗藏的健康危機,往往只有父母乾著急,正宗「皇帝唔急太監急」,小朋友不知道對健康影響深遠。例如「高低膊」問題,小朋友未試過有痛症,不知道姿勢的重要性,往往對父母矯正姿勢的勸說「左耳入右耳出」,以致漸漸出現高低膊或寒背等問題。9 month ago
-
小朋友經常便秘,去大便辛苦;吃飯愛偏食,擔心不夠營養。這些都是父母擔心的事情,一起看看從中醫的角度如何改善這些問題。9 month ago

立秋在三伏天之間,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最濕的時間,包含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橫跨整個7月至8月。因此立秋後,天氣不會馬上變涼,立秋只代表季節開始向秋天過渡。
溫度方面,從8月到9月,即立秋、處暑、白露三個節氣期間的平均溫度仍持續高企,待10月即秋分之後平均溫度才下降。雖然立秋期間平均溫度未下降,但如立秋後「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隨立秋期間降雨...
9 month ago
-
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重要引導者,家長在孩子睡前的表現,往往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根據研究和專家建議,以下是家長在孩子睡前應該做的5件事:9 month ago
-
大暑,作為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是一年中天氣最熱、濕氣最重的時節,此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是「防暑」和「祛濕」,以及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以防出現中暑的情況。10 month ago
-
父母和孩子在日常互動中所採用的言語表達方式,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為幫助家長更深入了解香港的親子溝通現況,我們能從掌握「愛的語言」(讚賞肯定、身體接觸、陪伴相處、贈送禮物、付出行動)入手,探究其對親子關係的影響。10 month ago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夏至天氣特質多是氣温高、濕度大,及不時出現雷陣雨。由於氣候較爲濕熱,小朋友進行戶外活動時更需防中暑。11 month ago
-
現今世代,不論大人或小孩,都離不開電子屏幕,保護眼睛相當重要!根據奧比斯世界視覺日2022眼睛調查發現近40%受訪者的眼睛有中度或以上風險*,亦有研究發現香港學童每天使用電子屏幕時間比疫情前更多出5小時^。可見保護眼睛健康需要更被重視。11 month ago
-
快將上映的電影《玩轉腦朋友2》,新增「阿焦(Anxiety)」一角,讓大眾再次掀起對情緒健康的關注。全港不少中小學校亦在六月份期間進行測考。家長會為著子女的學業成績緊張起來,希望他們在這次的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事實上,適當的壓力有助化為動力。可是,當家長期望過高或會導致子女承受過多的壓力,更有機會令子女產生焦慮情緒,而持續及強烈的焦慮情緒可嚴重影響子女日常生...11 month ago


